從香港教育大學的改革透視未來師訓趨勢 文:鄧家豪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是本港唯一「師範教育為本大學」,不少本地教師及校長都是教大校友。教大於2023年度Quacquarelli Symonds (QS)世界大學排名的教育領域位列亞洲第四,全球第二十一,更於剛公布的QS之星大學評級獲5星榮譽。教大的發展不單影響香港教育界,甚至反映未來師訓趨勢。

需要更多「跨學科」教師

教大宣布自2025年起,13個教育本科(Bachelor of Education)課程升級為雙學位(Dual Degree)課程,旨在培養「一專多才」的專業教師。雙學位與雙主修(Double Major)不一樣,雙學位的課程深度要比雙主修高,掌握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畢業者亦將獲兩張畢業證書。
 
教大銳意實踐「教育未來,多元專才」的理念,固有以上課程及教學改革。教師向多元發展,與近代「跨學科」教育成氣候不無關係。當代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持續改變,教師站在培養人才第一線,其角色亦不斷演進。

科技時代降臨,各國需要大量有技術且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些人才要懂靈活應對複雜現況,解決實際問題,跨領域知識非常重要。教大的課程改革正可培養「跨學科」教師,滿足這些新的教育需求。教師是「多元專才」,學生更容易掌握跨科知識。
 
學校功能改變 教師職能繼之

教師是「多元專才」,不但有利跨科教學,亦能配合新世代的學校發展。學校由以往傳授知識的重鎮,慢慢發展為「學習中心」(learning hub),經常要為學生推薦或購買日新月異的學習素材與材料。作為「學習中心」,自必然要與不同機構溝通協調,亦要相關專業知識,「多元專才」方能勝任。學校有數個雙學位教師,就更有能力尋找、辨析和選擇良好的多元教育資源。

再者,學校與社區、不同機構和企業聯動越來越頻繁,致力為學生合力建設一個大型的學習社區(learning community)。教育工作者不能閉門造車,要有宏觀視野,多元知識必不可少。當雙學位教師走出校園,與不同領域的人才交流合作,更得心應手。
 
教師專業 吸引力大

培訓準教師為「多元專才」的改革,令新準教師有機會掌握不同領域知識和技術,以解決大科技時代衍生的教育問題。然而,也有人認為「開辦雙學位課程」是因為「殺校潮」令教師需求減少,教大要採取新的招生策略,校方則否認其事。

其實教師崗位減少,教大何不直接減少開辦教育本科學位?即使開辦「雙學位」可以吸引學生報讀,又何必以教育本科學位為主體?以上安排正正反映「教師」一職的吸引力。我國全力發展為教育強國,教師為重要先鋒,教育本科學位並非貶值之物。相反,教師專業隨時因為教育工作者減少和教育強國的發展方向而水漲船高,越來越受歡迎。
 
教大的改革不是普通課程升級,而是揭開師範教育步入新階段的序幕。「多元專才」儼如是新時代教師的標準,是挑戰,也是機遇。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